热处理退火按物理冶金过程的分类详述
按物理冶金过程分:第一类退火和第二类退火。
(1)第一类退火:不以组织转变为目的的工艺,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使冶金和冷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平衡状态过渡到平衡状态。分为扩散退火、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
a.扩散退火(均匀化退火)将钢锭等加热至略低于固相线温度(AC3+(150~200℃))下长时间保温,然后缓慢冷却以消除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的热处理工艺。其目的是消除铸锭或铸件在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枝晶偏析及区域偏析,使成分和组织均匀化。
b.再结晶退火把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T再+(100~250℃)))以上保持适当的时间,使变形晶粒重新转变为均匀等轴晶粒,同时消除加工硬化和残留内应力的热处理工艺。经过再结晶退火,钢的组织和性能恢复到冷变形前的状态。
c.去应力退火为了消除铸件、锻件、焊接件及机械加工工件中的残留内应力,以提高尺寸稳定性,防止工件变形和开裂,在精加工或淬火之前将工件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Ac1-(100~200℃)),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2)第二类退火:以改变组织和性能为目的的工艺方法,通过控制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冷却速度等参数,来改变钢中的珠光体、铁素体和碳化物等组织形态和分布,从而改变其性能。包括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
a.完全退火将亚共析钢加热至(AC3+(30~50℃)),保温足够时间奥氏体化后,随炉缓慢冷却,从而得到接**衡的组织。
b.不完全退火将过共析钢加热至(AC1+(30~50℃)),经保温后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1)炉体由A3钢板焊接的坩埚、外壳以及外壳与炉体之间由耐火材料制成的保温层组成。
(2)电热体是用不锈钢制成的电极。
(3)紫铜排是连接变压器至电热体之间的导电体,它将由变压器次级输出的低电压、大电流传至电极铁。
(9)变压器分几个档次供电,输入电压为380V,输出电压为5~25V
(5)控制仪表用来控制炉温。它采用热电偶将温度转变为电信号,通过仪表来控制配电柜对盐浴回火炉炉的启动、升温、保温及熄炉等。
(6)配电柜通过仪表控制送电、停电,以实现热处理工艺要求的升温和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