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退火按物理冶金过程的分类详述
按物理冶金过程分:第一类退火和第二类退火。
(1)第一类退火:不以组织转变为目的的工艺,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使冶金和冷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平衡状态过渡到平衡状态。分为扩散退火、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
a.扩散退火(均匀化退火)将钢锭等加热至略低于固相线温度(AC3+(150~200℃))下长时间保温,然后缓慢冷却以消除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的热处理工艺。其目的是消除铸锭或铸件在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枝晶偏析及区域偏析,使成分和组织均匀化。
b.再结晶退火把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T再+(100~250℃)))以上保持适当的时间,使变形晶粒重新转变为均匀等轴晶粒,同时消除加工硬化和残留内应力的热处理工艺。经过再结晶退火,钢的组织和性能恢复到冷变形前的状态。
c.去应力退火为了消除铸件、锻件、焊接件及机械加工工件中的残留内应力,以提高尺寸稳定性,防止工件变形和开裂,在精加工或淬火之前将工件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Ac1-(100~200℃)),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2)第二类退火:以改变组织和性能为目的的工艺方法,通过控制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冷却速度等参数,来改变钢中的珠光体、铁素体和碳化物等组织形态和分布,从而改变其性能。包括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
a.完全退火将亚共析钢加热至(AC3+(30~50℃)),保温足够时间奥氏体化后,随炉缓慢冷却,从而得到接**衡的组织。
b.不完全退火将过共析钢加热至(AC1+(30~50℃)),经保温后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如何提高燃料炉的炉温均匀性 |
|
一:采用新型燃烧装置 采用高速调温烧嘴替代原先的低速烧嘴.高速烧嘴是燃料与助燃空气在燃烧室内基本实现完全燃烧,燃烧后的高温气体一100-300m/s的速度喷出,从而强化对流传热,促进炉内气流循环,达到均匀炉温的目的.另外通过渗入二次空气使出口燃烧气体温度降到与工件加热温度想接近,可实现烟气温度的调节,对提高加热质量和节约燃料有显着作用. 二:控制炉内压力 当炉内压力为负值时,例如炉内压力为-10Pa,即可产生2.9m/s的吸入风速,此时将有炉口及其它不严密处吸入大量冷空气,导致离炉烟气带走的热损失增加.当炉内压力为正值时,高温烟气将逸出炉外,同样导致烟气带走的热损失. |